倒卖个人信息是指未经授权,非法获取、出售或提供公民个人信息的行为。这种行为严重侵犯了公民的隐私权和个人信息安全,同时也触犯了国家法律。
倒卖个人信息的常见形式
根据近期曝光的案例,倒卖个人信息有多种形式:
- 利用职务便利获取并出售信息:如”90后”民警李某甲利用工作便利,通过公安部云搜平台查询公民个人信息,以每条80元的价格售卖。
- 以虚假名义收集信息:如谭某某以帮助商户入驻某导航软件为名,获取商户营业执照和身份证信息,随后在商户不知情的情况下注册账户并倒卖。
- 发展下线收集信息:谭某某以80元至120元不等的价格发展下线孙某某、谢某某收集商户信息,形成非法信息收集网络。
倒卖个人信息的危害
倒卖个人信息行为带来的危害十分严重:
- 导致垃圾短信、骚扰电话频发,干扰公民正常生活秩序。
- 为电信诈骗等犯罪活动提供便利,危及公民人身和财产安全。
- 使公民在社会中处于”信息裸奔”状态,丧失隐私安全感。
- 当执法人员参与此类行为时,会严重损害执法机关的公信力。
法律后果
根据《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》第二百五十三条之一规定,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的处罚如下:
- 违反国家有关规定,向他人出售或者提供公民个人信息,情节严重的,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,并处或者单处罚金。
- 情节特别严重的,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,并处罚金。
- 违反国家有关规定,将在履行职责或者提供服务过程中获得的公民个人信息,出售或者提供给他人的,依照前款的规定从重处罚。
- 单位犯前三款罪的,对单位判处罚金,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,依照各该款的规定处罚。
典型案例
近期,多起倒卖个人信息案件被曝光并依法判决:
- 谭某某、孙某某、谢某某三人因非法获取、倒卖商户信息,分别被判处一年六个月至两年不等有期徒刑,并处罚金。
- “90后”民警李某甲利用职务之便,9个月内查询操作近9万次,导出近5000人的数据,非法获利5万元,被判处有期徒刑一年八个月,并处罚金人民币5万元。
防范建议
为保护个人信息安全,公民应当:
- 谨慎授权个人信息,不轻易向不明身份的个人或机构提供敏感信息。
- 定期检查个人账户安全,发现异常及时报警。
- 提高个人信息保护意识,了解相关法律法规,维护自身合法权益。
原创文章,作者:快送好省,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s://www.tehuikuaidi.com/901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