脾脏大怎么办

认识脾脏大

脾脏大是指脾脏体积超过正常范围,医学上根据程度可分为轻度脾大和重度脾大。当脾脏增大至52厘米时,医学上称为巨脾。脾脏肿大是可以由轻度转化为重度的,因此需要引起重视并及时处理。

脾脏大怎么办

脾脏大的原因

导致脾脏增大的常见病因有:

  • 肝硬化:这是导致脾脏增大的常见原因,肝硬化引起的脾脏会逐步继续增大。
  • 血小板异常:血液系统疾病可能导致脾脏肿大。
  • 先天性因素:有些人可能天生就有巨脾。
  • 炎症:脾脏或胰腺出现炎症也可能导致脾脏肿大。
  • 湿气过重:中医认为湿气过重容易导致脾脏出问题。

脾脏大的症状

脾脏大的常见症状包括:

  • 乏力:日常生活中会感到身体疲乏无力。
  • 上腹部不适:左下腹隐隐作痛,疼痛尤以进食后明显。
  • 食欲下降:不想吃东西或进食减少。
  • 贫血:特别是肝硬化引起的脾大,常伴有贫血症状。
  • 舌苔变化:脾胃虚弱者舌面有一层非常厚的舌苔,舌苔发黄,比较厚腻。
  • 排便异常:排出软烂黏腻的粪便,大便容易附着在马桶上。
  • 水肿或虚胖:脾脏主管人体中的水运代谢,功能异常时会出现水肿现象。

脾脏大的诊断方法

诊断脾脏大的方法包括:

  • 医学检查:通过B超、CT等影像学检查确定脾脏大小。
  • 穴位按压:按压地机穴(位于阴陵泉与内踝高点的连线上,阴陵泉下3寸)时感到疼痛,可能表示脾脏已经出现了炎症,其严重程度与压痛的轻重成正比。
  • 血液检查:检查血小板计数和其他血液指标,帮助确定病因。

脾脏大的治疗方法

脾脏大的治疗应根据病因进行针对性处理:

  • 明确病因:首先要明确引起脾大的原因,是由于肝硬化引起还是先天性的巨脾,然后再做下一步的处理。
  • 对症治疗:根据具体病因进行相应的治疗,如肝硬化引起的脾大需要治疗原发病。
  • 药物治疗: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药物控制症状和治疗原发病。
  • 手术治疗:对于严重的巨脾症,可能需要考虑手术切除脾脏。

脾脏大的日常调理

对于脾脏大的患者,日常调理非常重要:

饮食调理

  • 适当饥饿:适当的饥饿可以调养脾脏,适量的饥饿感能刺激肠道蠕动,使胃液分泌正常,有利于食物的消化吸收。
  • 晚餐控制:晚餐吃六七分饱即可,特别是晚上10点后处于脾胃休息的时间,吃太多反而不利于胃黏膜的修复。
  • 服药后注意:服药后吃太多东西容易稀释药物的浓度,还会增加胃酸分泌,导致脾胃病的加重。
  • 健脾食物:可食用一些健脾养胃的食物,如燕麦、芡实、山药、莲子、茯苓、薏米等。

穴位按摩

  • 阴陵泉穴:位于小腿内侧,当胫骨内侧髁后下方凹陷处。每天坚持多揉阴陵泉穴能改善湿气重的问题,从根本上健脾祛湿。
  • 地机穴:位于阴陵泉与内踝高点的连线上,阴陵泉下3寸。可用于判断脾脏是否有炎症。

情绪调节

  • 疏肝解郁:中医认为肝木克脾土,肝气过亢会克制脾脏机能。经常肝郁的人,大多数都容易脾胃虚弱。
  • 户外活动:在秋高气爽的季节,找个公园散散步,是很好的疏肝解郁方法。
  • 抱树疗愈:抱着大树5-10分钟,可以借木的升发、条达之性,来疏通肝木的气机,解开各种郁滞。

何时就医

如果出现以下情况,应及时就医:

  • 脾脏持续增大
  • 症状加重,如严重乏力、明显腹痛
  • 出现新的症状,如严重贫血、出血倾向
  • 按压地机穴时感到明显疼痛

总之,脾脏大是一种需要重视的健康问题,应及时就医明确病因,并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针对性治疗和日常调理,以防止病情进一步恶化。

原创文章,作者:快送好省,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s://www.tehuikuaidi.com/626.html

(0)
快送好省快送好省
上一篇 5小时前
下一篇 4小时前

相关推荐

发表回复

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 * 标注